
当AI时代软件成本趋于零时,商业模式会有哪些变化?
当AI时代软件成本趋于零时,商业模式会有哪些变化?你有没有想过,软件商业模式可能正在经历五十年来最大的变革?当我看到 Cursor、Claude Code、Lovable 这些 AI 编程工具的出现,以及它们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降低软件开发成本时,我意识到我们正站在一个历史转折点上。这不仅仅是开发效率的提升,而是整个软件行业商业逻辑的根本性重构。
你有没有想过,软件商业模式可能正在经历五十年来最大的变革?当我看到 Cursor、Claude Code、Lovable 这些 AI 编程工具的出现,以及它们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降低软件开发成本时,我意识到我们正站在一个历史转折点上。这不仅仅是开发效率的提升,而是整个软件行业商业逻辑的根本性重构。
一年前,Google 在 AI 赛道上还是「追赶者」的形象。ChatGPT 席卷硅谷时,它显得迟缓。 但短短几个月后,情况突变。 Gemini 2.5 Pro 横扫各大榜单,「香蕉」模型 Nano Banana 让生图、修图成了轻松事;视频模型 Veo 3 展示了物理世界的理解力;Genie 3 甚至能一句话生成一个虚拟世界。
最近刷 Product Hunt,发现一款叫 Indy AI 的工具直接霸榜本周最佳:887 个 Upvote、714 条评论,比第二名多了近 300 票。 评论区里吵翻了:自由职业者说 “终于不用海投 200 封邮件等回复”,HR 却担心 “这玩意会不会抢了猎头饭碗”。
1台AIPC,2个人,3天,复刻出爆款AI笔记Granola核心功能。Granola是一个“很通人性”的AI应用——我们需要的不是转录,而是符合个人大脑特征的AI工具。
用 AI 学语言,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。我们习惯于在手机里下一个 Duolingo 或 Babbel,利用碎片时间打卡闯关,仿佛离「掌握一门外语」的目标又近了一步。
最近,自学 Django 三个月的开发者 kekda_charger在技术社区Reddit抛出了一个引发热议的困惑——靠着 AI 辅助,他已经能做出带用户认证的 Web 应用、实时更新功能的系统,甚至完成 API 集成;但一旦脱离 AI,连简单的登录模块都要折腾两三天。
今年是人工智能正式被提出七十周年,新智元十周年峰会也将于9月7日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举行,主题是「新天终启,万象智生」。此次峰会将发布《2025新智元ASI前沿趋势报告》,大会集结百度CTO、NVIDIA副总裁等十位领航者,以「十人十题」解构AI五阶段路线图,纵贯大模型、Physical AI、具身智能到医疗AI、视频AI、脑科学、AI Agent与人才培养,定义下个十年智能图景。
承认吧,现在一提到某些明星,你脑子立刻浮现出来的不是他们的作品,而是他们的表情包。
你现在的竞争对手,是每天工作 12 小时、全年无休的 AI 创业公司,且部分业务已经由 AI 提效。在 AI 时代,企业就没有「不转型」的选择。
这几天,我的小红书被一个港科的项目刷屏了。它叫 aivilization,一个住着两万多个 AI 的小镇。